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浅论钻孔灌注桩质量检控与测试中存在的弊病
作者:佚名 来源:论文线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4-1-19 12:36:10
上桩的钢筋笼露筋的事实相悖。可见,测试桩与工程桩在成孔桩质量上存在天壤之别,因此,试桩的测试结果并不能代表工程桩具有同样的承载力。

  6.2低应变测桩击振锤选择不当检测结果存疑。对本工程而言,动测曲线优劣的关键在于传感器的安装和激振点的刻意选择。 低应变动力测试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基桩动测时传感器的安装,桩头激振敲击均由承包方委派人员配合进行,只要保证落于桩身原浇混凝土上就可达此目的。对本工程而言保证选点不出商品砼易于翻掌。因为桩身原浇注的商品砼为浅红色(产自余杭章山的火山碎屑岩粗骨料为肉红色),而其余挖除沉渣后补浇的自拌砼为灰黑色(其粗骨料为灰黑色的含炭质泥质灰岩),现场易于区分,因此全部测为Ⅰ、Ⅱ类也就不足为奇了。据动测结果统计Ⅰ类桩占91%,Ⅱ桩占9%,没有Ⅲ、Ⅳ类桩。但是,从低应变检测曲线图可以看出:(1)桩身以上才有曲线显示,10m以下毫无检测讯息,表明应力波尚未反射回桩顶甚至还未传到桩底,其能量就已衰减殆尽,这说明用于本工程小应变检测的击振锤太小,击振力不足,传感器接收的检测曲线无法反映10m以下桩的完整性缺陷、桩底、孔底沉渣厚度等曲线信息。(2)桩长为基桩施工时的桩长,在地下室由2层变为3层后,基桩实际桩长均缩短2m,可见基桩施工方提供的桩长未作调整。检测人员在未全面了解掌握现场施工质量情况,采用击锤不当,这种2/3桩长毫无检测讯息的曲线怎能判别全桩质量,判别的依据何在?何况低应变检测本身就有多解性。

  6.3基桩测试结果质疑。

  综述本工程基桩质量的测试结果,(1)桩身砼强度测试结果绝大多数与所标注的桩号不具有对应性,且多为超龄试块的测试值,不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要求;(2)静荷载测试桩的作业状态、桩径之巨与工程桩成桩桩径之悬殊表明其测试承载力不具代表性;(3)基桩动测因击振锤太小击振力不足,动测桩只有上部10m有应力波曲线,其下2/3的桩长则没有任何曲线讯息。测桩人员全然不顾基坑开挖揭示的桩的种种质量缺陷与质量事故的事实,试桩与工程桩施工工艺及其结果存在如此迥然之别,作出的本工程基桩91%为Ⅰ类桩,9%为Ⅱ类桩的测试结论显然违背事实,但这正是委托方所追求的,而且是双方互相配合来实现的。它的作用一是赚取测试费,自然包括不薄的利润;二是在工程竣工使用后产生的质量投诉及其争执中,开发商和承包商更能理直气壮,“质量问题与我无关,我们提交的优质工程”;三是在质量投诉与争执中处于无奈、无助和最受伤害的业主即使在公正的法庭上,其正当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应有保护。

  7. 结语

  本高层超高层建筑,基桩设计有效桩长仅27~30m,所反映的基桩质量真可谓触目惊心。却又能提供各种合格的检测报告而顺当通过验收,这是很值得深思和忧虑的现象。当前建筑工程质量不容乐观,这从平日充斥于各种平面新闻媒体的房屋质量投诉与不断争执的报道就是明证,可见转变当前建筑施工的质量的呼声之急切。要改变目前建筑质量不如人意的状况,降低房屋质量投诉,减少业主与物业或开发商的质量争执,应当是执政为民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作者以为改变当前建筑质量普遍较差的现状任重道远,须提到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相关的各方都需下真功夫,同时毋忘坚持不懈地进行建筑领域的反腐败斗争才能见效。

  参考文献

  [1]谢松平,陈花林《低应变法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建议》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第五期.

  [2]徐佩林等《高砂性地层钻孔灌注桩施工易发的基桩质量隐患》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8年第6期

上一页  [1] [2] [3] [4]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