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浅论钻孔灌注桩质量检控与测试中存在的弊病
作者:佚名 来源:论文线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4-1-19 12:36:10
,泥浆质量实在太差无法继续进行作业时只得动用业主提供到现场的桩端注浆水泥以改善泥浆性能。尽管如此,与优质泥浆的性能要求仍相差甚远,由于泥浆中携带的大量砂土颗粒和钻渣,开泵时检验孔底沉淤厚度符合检验标准,可停泵至砼灌注的间隔时间达1h以上甚至停待数小时,待首灌混凝土剪入时,孔内沉渣远大于设计要求。经抽查发现有的孔的孔底沉渣厚度竟达2~3m之巨,不少孔未经孔底沉渣厚度验收就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

  3.4桩端桩身强度无法保证。《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94)明确基桩首灌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设置隔水栓,应有足够的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0.8m以上,本工程各径桩的首灌混凝土量均在2.0m3以上。保证首灌混凝土量有足够容量的机具措施是配备相应容积的灌砼储料斗,而本工程承包商现场使用的灌注料斗容量仅0.6~0.8m3,与规范要求相距甚远,而且剪入孔内时混凝土与导管内泥浆没有设置隔水栓,下灌混凝土在导管内直接与混浆接触混杂,既影响桩端混凝土的质量,也无法形成下灌砼对孔底沉淤的足够冲击力,砼的顶升力和侧向挤压力也小,使桩侧摩阻力降低。因此,二清时残留孔底的沉淤和二清停泵至首灌砼剪入期间又沉淀下去的沉渣加在一起将大大超过设计允许的厚度,从而既使桩端桩身砼强度因泥浆的混杂而降低,也因桩端沉渣厚度超标,其密实性较差,而降低桩端承载力。

  3.5批量制作基桩混凝土试块。本工程基桩混凝土浇注中应留置的桩身砼强度测试试块,不是逐桩对应取砼捣制,而是一次批量制作砼试块数十组,待需要试块时则从事先批量制作的砼试块中取出壹组并写上该桩的试块编号,就成了这个桩的砼试块了。这种状况在整个基桩施工过程一直存在着,几次监理例会上指出其错误也始终未作改正。这样的砼试块既与所代表桩的浇筑混凝土不具有对应性,且多为超龄期试块,这种作法明显与规范和设计的要求所不容。3.6施工中弄虚作假。已发现有一根桩在成孔作业中因钻杆断裂,钻具掉入孔内成报废孔,机台作业班组在有关施工管理人员的授意下,隐瞒实情,在断杆报废孔中下入半截钢筋笼,随后灌注混凝土而成半截子桩。在基坑开挖至底板标高(因实际开挖深度比原设计坑底标高下降了2m)时,发现靠碰该桩会摇晃,后稍用力推之便倒翻而被揭穿。

  4. 工程监理失控状态

  本工程实际入场的监理人员与竞标承诺大相径庭。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身兼数个相距数百公里的项目,一个月内难得到现场现身3~4次。项目总监代表为测绘高级工程师,不谙基桩施工技术,加上现场监理员多聘应届毕业生或在校实习生,基本不熟悉监理业务和缺乏施工管理协调能力,施工监理例会上提出的重要事项不能当场协调处理,使工程监理及质量控制处于失控状态。

  4.1基桩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把关形同虚设。承包商上报审批的基桩施工组织设计是从其他工程抄袭照搬过来的,对本工程施工既无针对性又没有施工实际指导价值,而且还有很多处违反现行国家规范和行业规程强制性条文和本工程设计的错误,工程中一些重要的施工项目、施工技术参数及相关措施等被遗漏,这样的一份施工组织设计竟被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按此施工。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毫无指导性和操作性可言,按此施工只能是随心所欲,与无施工组织设计无异。于监理也无所遵循。

  4.2现场监理不到位。监理单位的办公场所与设施,监理人员的生活用膳、住宿等都由承包商提供或协助解决,加上聘用监理员多为应届毕业生或实习生,阅历和工作经验的不足使得公正监理监督大打折扣,甚至是敷衍了事,发现问题时处处为承包商遮掩辩解,使监理工作变了味走了样。监理细则规定关键工序的监理旁站由施工方提前申报通知,施工方本来施工员配备就不足,还嫌往返申报通知添麻烦,干脆不通报值班监理员来旁站,反倒觉得这样施工更自由省心。灌砼前的二清孔底沉淤厚度检测也常不经监理现场验收就自行开灌。吊装钢筋笼的接笼电焊质量的孔口验证,一些监理人员人还未到机台,老远就挥手示意同意自行下放。桩后桩端注浆施工的终止注浆条件的判别和注浆水泥用量的鉴证也常是监理人员不到场。

  5. 基坑开挖揭示的基桩质量

  实况本工程下沉式广场挖深-13.85m,主楼底板开挖深度达-15.10m和-16.00m,电梯井最大开挖深度达-19.70m。从基坑开挖中所见基桩的质量状况是:

  5.1桩身实际充盈系数小于1。据基坑开挖段揭示的基桩超灌情况的不完全统计,3~5%的桩几乎已灌至地表;15~30%的桩灌至-6.00m;60~80%左右的桩灌至-7.50m。扣除设计超灌高度1.80m,实际无谓超灌高度分别达到11.65m、5.65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