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作者:谭英俊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11 12:50:50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程,要确定政府财政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对经营性水利工程,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其走向市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深入开展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落实管理权,明确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益,明析所有权,搞活经营权。

  (三)加大投入,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农村水利建设是属于投资大、见效周期较长的公共工程,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调整财政预算、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性信贷用于农村水利的规模和比例,保证各级财政用于农村水利的投入总量和增长幅度要有明显提高,并且要确保及时足额到位,起到政府主导的作用;另一方面,单纯依赖政府直接投入还不足以解决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缺口。政府要通过政策扶持、制度创新、盈利激励等方法,鼓励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特别注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同时,通过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调动农民兴修农村水利的积极性。只有构建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才能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

  (四)强化队伍,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农村水利既是一个崇高的事业,也是一个艰苦的事业。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水利干部职工队伍是推进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举措。强化农村水利队伍建设要在“存量”与“增量”两方面下工夫。“存量”是指在职的干部职工,要切实解决好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尽量解除他们的生活之忧,同时要通过同行交流、在职教育、继续培训、下派专家指导等多种方式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在“增量”方面,则要千方百计通过政策倾斜、事业平台、薪资待遇等方面,吸引水利专业技术人才投身于农村水利事业中,鼓励他们在扶贫开发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注释

  ①以下索引数据除了特别注明外,均出自参考文献[2]。

上一页  [1] [2] [3] [4]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