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体制
简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工期与控制 >> 正文
是什么影响了项目工期?
作者:佚名 来源:机电之家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10-7 13:30:47

  不少在项目上工作过的人都对项目工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合同工期太紧,没有办法完成。有些人认为是监理耽误了工期。可事实上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想同大家探讨一下。

  首先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作为项目经理部来说,工期控制是其重要的职责之一,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抢工期是一个系统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运筹学的问题。我想,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认真分析一下项目的工期构成。具体来说,一个项目的工期是由一个个的具体工程项目的工期组成的,而一个个具体项目的工期又是由一个个的工序所需的时间构成的,所以,如果真正要研究如何抢工期的话,应该首先分析工序的时间组成,寻找工序间可以挖掘的潜力。举个例来说,隧道的施工包括开挖、立钢架、打锚杆、喷砼等,每个工序都有相应的时间组成。当我们认真把这些工序拿来分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个工序的时间组成,这样我们就知道哪个工序花了多少时间。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工序时间的调整来改变每个工序的实施时间。如果我们不经过这个详细的分析,我们不能清楚地知道每个工序的时间组成的,那么,我们所谓要进行工期控制,事实上只会成为空谈。想想看,我们甚至不知道一个项目的时间组成,我们从哪里去改变时间,调整时间,如果对时间不能进行改变,如何改变工期的实际构成呢?

  所以,对一个项目而言,工期控制实际上是需要精细化管理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工作,如果对时间的组成根本不清楚的话,是谈不上工期的控制的。

  另一个问题,工序时间等待问题。按照监理程序的规定,每个工序完成后,都需要对其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报检,首先承包人自检合格,然后报请监理验收。这涉及一个责任和主体意识问题。普通的现象是,当一个工序完成时,承包人事实上是没有严格进行自检,或者根本没有进行自检的。这样,当其请监理到场进行检查时,有可能有些工作尚未完成,结果,监理工程师会拒绝检查验收。这种情况下,承包人只好重新检查。然后,在某个时间之后,再请监理来验收,结果情况同样如此,反来复去,结果仍然是通不过,这其中产生的问题就是耽误时间。按理说,节约时间的方法是有的,如果承包人责任心强,能够按照规范的要求认真进行自检的话,只要自检合格,监理是会接受的。这样,就会减少反来复去检查所花的时间,工序时间自然得到了控制。

  还有一种方法是可以为节约时间做出贡献的。那就是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我们能够事先将一天的时间进行分段,确定这一天完成的工作所需的工序组成及每个工序的时间组成,那么,我们有理由做到,让每个工序完成的时间点基本得到控制。这样,通过事先安排,到了预定的时间点,承包人积极完成自检,监理及时到达现场,在承包人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完成抽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基本上不会浪费时间。这样,缩短了中间的等待时间。包括,承包人安排自己的质检人员到场所需的时间;承包人请监理到场检查所需的时间。这些时间是一些未知的因素。试想,承包人和监理的技术人员不可能在某个地方一直等待验收检查工作,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完成,当需要其到场时,不一定立刻就能找到相应的人员并能及时到场,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按时到场。如果各项工作组织得合理,事先进行全面的安排,那么,到某个时间段(点)的时候,应该到场的人员都能够按预定的时间表到场,则会大量节约中间找寻人员和等待人员需要的时间。从而,能够真正起到及时检查的作用,工序时间得到有效控制。也就是说,当某个工序完成的时候,该工序能够立即组织检查验收,不必花费时候去等待与寻找。这样,每个工序节约一些时间,累计起来,将是一个不小的结果。如果每个工序节约一个小时,则5个工序可以节约5小时,累积起来,一天可以能会节约的时间大家都能计算出来。

  还有,任何工作都必须有预见性。提前做好安排。上述时间安排就是一种事例。此外,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材料采购和材料试验对工序时候的影响。承包人常犯的错误就是临阵才摸枪。明天需要打砼,今天才想起材料没有采购充分。这种情况下,大家都知道是什么结果了。首先,材料肯定没有进行及时检查,没有检查合格的材料是不能用于项目上的工程实体的。其次,材料送检是需要花去大量时间的,也许试验报告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还有,检查结果也不一定就能合格。想想吧,有多大的风险制约材料的使用呢?但不少技术人员却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总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心理认为材料应该是合格的。事实上,心理认为一种材料合格,是一种愿望,与这种材料事实上是否合格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也许相关很远。即认为合格和事实上是否合格可能相差很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材料是不能被应用到工程中去的。即使检查合格,准许使用,检查也许也会花去大量的时间,自然也就产生了事实上的时候延误。所以,对材料的采购必须预留充分足的时间,给出合理的采购时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