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如何提高电力架空线路的安全稳定性
作者:顾林 来源:中国鸣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7-25 23:10:57
属脚间燃弧,直至线路断路器跳闸而被切断,从而避免烧伤绝缘子和熔断绝缘导线。该方法的效果较好,成本也不太高。缺点是:当雷击闪络时,工频电弧会把电瓷伞裙烧蚀损坏,需及时更换绝缘子;安装时要剥开绝缘层,易使线芯进水,容易受腐蚀;要定制钳位金属线夹,配套安装在各种规格的支柱绝缘子上,采购及施工较麻烦。

  (5)采用长闪络避雷器

  研究表明,对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配电系统,当线路的工作电压与闪络路径长度的比值减小时,由雷电闪络发展为工频续流的可能性将大为减小。采用长闪络避雷器解决配电线路绝缘导线遭雷击断线的问题。

  (6)增加局部绝缘层的厚度

  根据许多绝缘导线遭雷击后断线的事故调研结果,发现了一个十分明显的规律:断线的部位几乎全部都处于距绝缘子100~300mm范围内,如果在这局部范围内增加绝缘厚度,也可以防止击穿。但是,这个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易实现,因而不为人们所采用。

  (7)使用穿刺式防弧金具

  工作原理为:将防弧金具安装在线路绝缘子附近负荷一侧(背离电源侧)的绝缘导线上,当雷电过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在穿刺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引起闪络,形成短路通道,接续的工频电弧便在防弧金具上燃烧,以保护导线免于烧伤。在单向供电的老线路上采用此产品效果较好,安装方便,造价相对低一些,而环网供电的线路则需在两侧安装防弧金具,造成工程费用增加和线路不简洁,鸟类较多地区易受鸟类侵袭而造成线路接地。

  (8)采用玻璃钢绝缘横担

  玻璃钢绝缘横担具有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好的优点,若将其用作支柱绝缘子横担,则可显著增加闪络路径,从而大幅度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线路的建弧率而基本避免了雷击断线事故的发生。

  (9)在绝缘子处加装导线护线条

  传统的绝缘子与导线的定位方式为圆柱体与圆柱体的接触,即点接触,接触电阻很大,短路电流流过接触点时温度剧烈升高,导致断线。在绝缘子处加装导线护线条不仅对导线起到补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将点接触变为面接触,减小了接触电阻,增大了散热面积,从而减少雷击断线事故的发生。

  3􀀁快速复电与故障隔离法

  一般架空线路的故障分为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线路瞬时性故障可通过断路器重合闸来消除。线路永久性故障常见类型有线路金属性短路故障、线路引跳线断线弧光短路故障、跌落式熔断器和隔离开关弧光短路故障、小动物短路故障、雷电闪络短路故障和线路永久性接地故障等。故障形成因素包括:外力破坏造成架空线或杆上设备(变压器、断路器)被外抛物短路或外力刮碰短路;汽车撞杆、台风、洪水引起倒杆、断线等;线路缺陷造成弧垂过大,遇台风时引起碰线,或短路时产生的电动力引起碰线;线路老化或过载引起隔离开关线夹损坏,烧断拉弧,造成相间短路;小动物引起;雷击过电压;等等。

  不管线路出现的故障是瞬时性还是永久性的,断路器重合闸成功与否,都必须对故障线路进行事故巡查,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特别是对可能的故障点的正确判断尤为关键,这是能否快速隔离故障、恢复供电的前提。能否以最短的时间恢复供电是衡量电力企业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的标准,为此要应用技术手段进行故障定位和故障隔离,实现快速复电。

  3.1􀀁实现配电网自动化“三遥”及自动故障隔离功能

  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架空线路已实现“手拉手”,光纤网可以与架空线同杆架设,线路设立3~5个分断点,采用带馈线终端装置的断路器,通过配电主站系统实现集中式管理,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三遥”(遥信、遥测、遥控)功能。其优点是可以快速隔离故障并转供电,操作可靠性高,锁定故障点后再迅速组织抢修。缺点是通信网络投资费用较大。

  3.2􀀁实现“一遥”、“二遥”及故障定位功能

  利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负控和配变监测终端系统、短路故障指示器的遥信功能以及配电网自动化“二遥”(遥信、遥测)功能等综合信息对故障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同时在配电网主干线、分支线上安装重合器,缩小故障停电范围,缩短停电时间。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进行通信,投资量比较少。缺点是GPRS定时信息发送的可靠性达不到100%。

  3.3􀀁分布式通信自动隔离功能

  针对部分线径长的放射状供电架空线路,可考虑加装线路断路器,自身带小范围通信功能自动化模块,不需要形成光纤网和依靠外网,分布式通信可实现10km内开关状态之间的通信和故障隔离功能,适用于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